半年度因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而遭到外界质疑增长乏力后,中原银行(又陷入一桩历史借贷纠纷之中,其中涉及张弓酒业担保的一笔3500万贷款执行问题。
在向张弓酒业有关人员了解地清清楚楚事情的原委之后,泰山财经记者多次致电中原银行并向该行董监办发去了采访函。在致电中原银行官网95186客户服务电话后,客服人员表示,将通知相应部门,但截止至发稿,泰山财经均未获得中原银行方面的任何回应。
记者关注到,虽然资产规模位居河南省地方法人银行的首位,但中原银行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股价更是持续萎靡不振。
近日,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张弓酒业”)一名员工杜某涛公开发布实名举报信,“剑指”中原银行原副董事长魏杰的消息在圈内流传开来。根据杜某涛的举报,张弓酒业认为魏杰主要存在违法放贷、滥用职权、受贿等多项违规行为。
举报信称,2010年魏杰在担任商丘市城市信用社理事长期间,指导河南张弓酒业供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弓酒业供销公司”)老板孙凡瑞以虚假贷款手续获取350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商丘银行股权。2015年,魏杰在收到风险提示后,不仅未冻结相关股权,反而违规出具手续协助孙凡瑞将中原银行商丘分行股权出售,并将5700万元股权款转移至国外。
此外,张弓酒业称,魏杰安排孙凡瑞循环使用“还旧借新”方式维持贷款,其中2014年的一笔贷款使用了张弓酒业已声明作废的公章和伪造的财务审计报告。
从张弓酒业反映的情况看,2021年魏杰操纵将张弓酒业担保的2.13亿元债权低价转让给其亲友控制公司,随后将张弓酒业价值3亿元的千吨老原酒低价评估并以4000余万元价格以物抵债。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6月17日,中原银行副董事长魏杰就因为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魏杰出生于1963年8月,河南睢县人,在加入中原银行前,魏杰曾担任中原银行前身银行之一的商丘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8年7月起,魏杰开始担任中原银行副董事长,2021年8月25日,中原银行原董事长窦荣兴因工作调整辞任时,中原银行表示,在新任董事长到位前,由副董事长魏杰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记者通过多方途径联系到了张弓酒业,张弓酒业法务部一位韩姓负责人和记者说,举报信的内容均经过了核实,公司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企业能对举报内容和相关证据的真实性负责。
工商信息数据显示,张弓酒业的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为孟艳。举报材料中涉及的河南张弓酒业供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26日,大股东为孙凡瑞,该公司经销张弓酒业生产的酒类产品,和张弓酒业有供销关系。
法院文书显示,因为借款合同纠纷,中原银行商丘分行将张弓酒业供销公司、张弓酒业公司、孙凡瑞等告上了法庭,纠纷涉及借款本金3300万元及相应的利息、罚息。
商丘法院于2018年9月19日进行了立案执行,查封了被执行人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厂区西南部、露天酒罐区西北部)酒库楼一二三层楼内所有盛酒容器及盛酒容器内的酒品,包括陶缸酒海、圆木酒海、方酒海、铝罐酒海及管道、阀门等。
彼时,被执行人张弓酒业公司以该案涉嫌骗取贷款和违法发放贷款犯罪行为以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由向商丘法院提出异议。该异议因没有法律依据而被驳回。随后,张弓酒业认为张工酒业供销公司涉嫌骗取贷款而主张借贷合同以及担保合同无效,并要求该案件移交刑事部门处理。
中原银行商丘分行答辩称,复议申请人做担保合法有效,该公司辩称不是真实意思表示与事实不符。起诉书指控骗取贷款犯罪是否成立,均不影响民事判决效力,不影响执行。该行发放贷款程序合法,没有违法违纪,也没有与借款人恶意串通情形,复议申请人称双方恶意串通不是事实,复议申请人要求将执行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没有法律依据。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于2019年2月25日作出(2019)豫民申743号民事裁定,驳回张弓酒业公司的再审申请。
在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后,泰山财经记者向中原银行董监办发去了采访函,并拨打中原银行客服电话,客服提供了中原银行办公室和党群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已登记备注并上报相关部门。
记者数次致电该行办公室、党群部门,电话均未接通。随后,记者又多次致电中原银行董监办,电话也未接通。截止至发稿,泰山财经记者仍未获得中原银行方面的任何回应。
中原银行(01216.HK)成立于2014年12月,目前法定代表人为郭浩,是由河南省十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组建而成。2017年7月,中原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9年,中原银行以45.25亿元取得邦银金租90%股权,并取得洛银金租57.50%股权。
2022年,中原银行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目前,中原银行下辖18家分行,600余家营业网点,1家消费金融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13家村镇银行。
河南省财政厅实际控制的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票比例为6.84%,为中原银行第一大股东;洛阳市财政局持有该行3.73%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中国旅游集团持股票比例为2.90%,为其第三大股东;中原信托持股比例为2.16%,为其第四大股东。
并购洛阳银行当年,也就是2022年,中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8.21亿元,同比增长了33.37%;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63.02亿元,微增1.86%;2024年,中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0.19亿元,同比下滑了1.08%。
2025年上半年,中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5.62亿元,同比下降3.1%;实现归归母净利润20.34亿元,同比下降0.78%。
业内人士表示,业绩放缓甚至会出现了下滑,中原银行当初的并购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现。营利增长乏力,中原银行也因此被外界质疑“大而不强”。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达1.4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10%,同期负担债务合计1.31万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净额为6986.86亿元,较去年底微增0.1%,吸收存款9648.68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8%,贷款增速远低于存款增速。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原银行净利差持续收窄。2020年至2024年,该行净利差分别为2.36%、2.13%、1.89%、1.56%、1.52%。
在资本市场,中原银行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中原银行股价为0.335港元/股,总市值为122.4亿港元,较该行最高价2.410港元/股,已经大幅缩水。